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十月下旬举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期间,中国特稿社摄影总监、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史委员曾璜先生连连发声,不仅称摄影周上的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是一个赝品展,而且还指责另一个重要展览“薇薇安·迈尔原作展”作品没有作者签名,如何能称为原作?

近日,本人就摄影“原作”与“赝品”、“影像收藏”与“影像存档”、国内美术馆、博物馆在影像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等问题,向曾璜先生发问。为方便大家了解曾璜先生的答疑解惑,我特采用问与答的形式,呈现在这里。
看影展 我们在看“影像”“作品”还是“艺术”?

宋:什么是摄影作品的“原作”?

曾:在中国摄影界,“原作”概念的强化来自2013年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的靳宏伟收藏展《原作》(original)。

策展人对“原作”的诠释是“原作,是指由摄影家、摄影艺术家拍摄后亲自进行后期制作完成,或在艺术家亲自介入指导而由制作工作室按其要求完成的作品原件。”

在收藏市场,一般讲有作者亲笔签名的作品被称为“原作”。不过,中国国家博物馆更看重照片必须洗印自原始底片(原始数据),而有无作者亲笔签名是次要的因素。

由于国内摄影收藏市场滞后等原因,目前尚无公认的明确的摄影作品“原作”的界定,还有学者提出摄影作品没有“原作”。这是一个亟待讨论和完善的盲区。

综合社会各方的意见,目前可以采用严谨但苛刻的定义是:“摄影原作是有作者亲笔签名的出自原始底片(原始数据)的影像作品”。更为苛刻的藏家还要求作品为艺术家亲自操刀制作。

在摄影收藏市场,除了“原作”外,还需要了解“原版”(vintage)、“后洗印”(later print)的区别。

“原版照片”是指在拍摄后很短一段时间由艺术家所制作或授权制作的作品。由于国内摄影收藏市场形成较晚,在此之前老摄影家都曾制作过一批艺术家本人认可,但没有签名的作品,这些就是收藏市场常说的“原版照片”(vintage print)。

没有作者签名的“原版”照片不是“原作”。

近几年不少摄影家将早年拍摄的作品,按收藏市场的游戏规则,新近制作后进入市场,这些藏品称为“新近制作的原作”(new print),但不是“原版”。从价格方面来说,“原版的原作”的价格可能是“新近制作的原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宋:在影像收藏中,摄影“原作”的意义在哪里?

曾:“影像收藏”对应的是艺术品,不是影像的存档!

很多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比如在画册中、在网络上,公众看到的是作品的“影像”,而不是“作品”。

摄影“原作”才能真实地反映出艺术家创作的所有观念和信息,这样的作品不仅包括了影像,还包括了拥有承载影像的物质,如材质、尺寸、制作工艺,制作年份、装裱,甚至作品的展示方式等诸多方面,这些因素是一件影像艺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宋:我记得你曾说过,国内一大型展览馆展出的抗日战争影像也都是复制件(或赝品),不是原作。在这样展示历史、警示教育后人的展览中,是否有必要必须是达到收藏级的原件才行?比如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或国外针对历史上屠杀犹太人的纪念馆,那里面展示的影像作品,是否有必要是“原作”?这类纪念展和专业性的摄影展如何作区分?

曾:这里更重要的是“真与假”的问题。

我们很多博物馆展出这些很政治的展览时,敌对方常常就是一个说法:“这些不是原作”(no original), 这意味着“不真”,甚至“造假”这样的意思。

博物馆、美术馆的摄影艺术展,应该展“原作”,而不应该展“影像”。如果展出的作品不是原作,需加以说明。

可惜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一直到央美的“原作”展后,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现在很多美术馆已经知道必须展摄影“原作”了,我想博物馆也会慢慢地意识和重视这个问题。

宋:现在的艺术微喷已达到收藏级,数字化的照片,可以仿真到和过去的一样。如今说“原作”是否还有意义?

曾:“艺术微喷已达到收藏级”说明了采用艺术微喷创作的作品,可以被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了。

但收藏级的艺术微喷没有也不可能反映如实表现“非艺术微喷”(即:传统暗房制作的照片)材质的影像艺术品,连高仿都不是。

宋:在网络的普及下,更多人可以很方便地观赏到摄影作品,特别是现在在手机上直接看,这对于摄影发展有何利弊?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去博物馆、美术馆去看专业的摄影展?

曾:就像从画册上只可能看到“用印刷媒介来展示的摄影作品”一样,在网络上公众可能看到的只是 “作品的影像”,而没有看到“作品”本身,因为看到不到摄影作品的材质、质感,尺寸,装裱,展示空间等元素。

宋:摄影收藏终究是极小众的事情,对于摄影师、专业观众、普通百姓,更多是去看别人的影像内容,或去观摩学习名家的摄影构图用光方法,而不是去收藏那一件承载着影像内容的纸质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原件和复制品,它们的区别性意义在哪里?

曾:一件摄影作品的语言包括很多因素,构图和用光仅仅是一件“摄影作品”众多语言中的两个而已。比如材质、质感,尺寸,装裱,展示空间等等都是一件视觉艺术品不可或缺的视觉表达语言,有时甚至比构图和用光更重要!
看影展 我们在看“影像”“作品”还是“艺术”?

宋:目前,国内的摄影展以及宣传性纪念性的照片展,在照片使用上有什么是需要改变的?

曾:有无“原作”和“原版”,是衡量一个展览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网络时代,公众完全不用去现场看影像展,通过互联网就可以看影像。再举个例子,我与美国PEABODY博物馆的摄影策展人讨论合作时,她很简单,就一句话:“我对原作展感兴趣,从不考虑影像展。”

宋:当年荷赛(注: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影展首次来中国对国内的新闻摄影产生巨大影响。如今,这样的新闻摄影展,展出的照片,是否必要展出原作?再比如华赛的获奖作品,如果也展出原作,对国内的新闻摄影和摄影市场会有什么推动?

曾:摄影作为媒介,有传播资讯的摄影和艺术创作的摄影等多种样式。不同的摄影要求不同的展示方式。

在前互联网时代,展览是“传播资讯的摄影”很好的渠道。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就是“传播资讯的摄影”最好的渠道。

就荷赛获奖作品而言,不是展不展原作的事,而是根本就不需要劳民伤财举办展览了。将获奖照片放在网络上传播,就很好。对以传播为目的的摄影(影像),如没有什么视觉表达的特殊要求,根本就不需要去做展览。

反之,对大多数“艺术的摄影”来说,除了展览外,其他的途径,包括报刊、画册、网络在内的任何媒体,都无法体现其视觉艺术的完整性,只能通过展览这样唯一的方式来展示。而中国的摄影界应该在这样的层面上来谈论“原作”的问题。(注:此文首发于本人在《南华早报》中文网摄影专栏)

0

话题:



0

推荐

宋晓刚

宋晓刚

219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资深媒体人、图片编辑,著有《苹果掉下来》、《从东拍到西——一个中国记者在美国》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