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因工作关系,每天要看大量新闻图片。近年来,在新闻图片中,画面中人物脸部打马赛克的现象越来越多。
 
给被摄入画面中的人物脸部(或眼部)打马赛克,初衷是保护被摄人不被观看图片的读者认出真面目,或者是出于伦理的原因而对他们给予保护(比如被拍摄的是儿童)。
 
国内对此的作法起步较晚。曾经引发热议的“携尸论价”那张照片之后,媒体开始比较注意新闻摄影涉及的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件好事。
 
不过,近期看到的许多新闻图片都出现了马赛克,倒有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
 
今天,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即: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这几天,每天都会看到许多各地宣传禁毒、或者公布打击禁毒成果的新闻摄影图片,其中有许多画面中有毒犯的,其脸部都打了马赛克,保护了犯罪嫌疑人正当的合法权益。有的图片,也给参与办案的辑毒警打了马赛克,都合情合理。不过,今天看到一张南宁铁路警方集中销毁各类毒品37公斤的照片,画面中警察的面部却被马赛克了(手指的部位):
 
 
为什么这位焚烧毒品的警察也被打了马赛克?跟一位同行聊起来,难道是这位警察是缉毒警需要保护?可从画面形象看也不感觉这位警察是缉毒警;而同时发出的另一张现场照片,画面中荷枪实弹看似缉毒警的警察却没有被打马赛克。
 
做为图片编辑,一般情况我尽量不选择有马赛克的图片使用,因为新闻摄影图片,画面中出现的所有元素组合成一个有机体。而马赛克会象一块膏药生硬地贴在照片上,破坏新闻摄影画面的和谐。
 
摄影记者在现场拍摄时,可以有多种方法保护被摄者,比如拍摄其背影、采用剪影的拍摄方式、借一个物体或他本人的一个动作自然地遮挡住面部,或者将人物拍虚化,等等。而图片编辑在选片时,也要多留意,并多提醒摄影记者,尽量避免后期的马赛克。
 
去年我去汶川采访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时,采访了一位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长。因为是专访,所以需要拍照片,但这位家长拒绝了,他不希望被人看到自己的模样。我只能同意,静默地陪坐在采访现场。在文字记者采访过程中,这位家长不禁潸然泪下,双手遮面。我看到后,征询这位家长:我是否可以拍摄他双手捂脸的照片,这样他的脸部模样就不会被暴露。他同意后,我拍下了这位失去孩子的父亲的悲伤: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不是批评,而是对新闻摄影一种现象的探讨。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欢迎留言,进行交流。
话题:



0

推荐

宋晓刚

宋晓刚

219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资深媒体人、图片编辑,著有《苹果掉下来》、《从东拍到西——一个中国记者在美国》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