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注:近日与一些同行交流,谈如何报道中国的话题。其间提到十年前我在《中国摄影报》(2010年10月29日,第三版)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从《中国的影像》看到什么?” 。十年后重读文章,文中的内容在今天仍然有许多借鉴作用。)
 
美国《波士顿邮报》网站2010年9月24日刊登了一组照片,题为《中国的影像》(Scenes from China, 图见 http://www.boston.com/bigpicture/2010/09/scenes_from_china.html),并做了如下简单的总说明:
中国在过去的几个月经历了洪水肆虐、北韩飞机神秘坠毁、中秋节、打击赌博等等事件。中国的土地面积与美国相若,但要比美国多养活10亿人(精确却说中国有13亿人)。在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它要应对环境、社会和政治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同时又对全世界的人和国家造成影响。这里,我们从过去几个月收集的中国照片里选出一组照片,展示了这个国家、其人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休憩和他们面对的挑战。(共计43张照片)
这组照片,经过国内网站的介绍,而获得许多网民的认可,认为它们真实反映了中国的现实,不夸张,有悲有喜,真实可信。
 
做为图片编辑,而对这组照片和网民的反应,我们自然有几个问题:
 
一、这组照片由美国人编辑,为什么获得外国人和中国人的认可?特别是中国人。
 
二、这组照片中国的图片编辑做得出来吗?中国人拍得出来吗?
 
三、网络展示的作用在什么地方?
 
四、这组照片放在纸媒体上,会是同样的效果吗?
 
五、从这组照片,图片编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编辑思路?
 
如今,每天通讯社都会发大量的中国照片。新华社近年加强对外宣传,每天有数百上千的照片发出,大量的图片是发“对外”的。特别是2010年,新华社摄影部恢复成立了“对外组”。同时,外国通讯社驻华机构每天除其专职摄影记者,还有大量非编制内的摄影师及“线人”(stringer, 即相当于我们常说的‘通讯员’)。外通社过去的一、二十年在中国发展出各自的摄影供稿网络,国内大量的专职摄影记者或者摄影爱好者提供各类新闻和非新闻类的照片给外通社发稿,尤其是一些较敏感的突发事件,国内媒体不见,外通社都可“神通广大”地得到照片向中国境外发稿。
 
仅从这组《中国的影像》来看,43张照片,画面较敏感的,其实没有。如果从题材来看,也许只有“香港拍摄世界上第一部3D三级片”较敏感,其它的如洪水、南京化工厂爆炸等,国内媒体都报道过。即使是可能成为敏感的题材,在照片的选择上,也都没有选过于有视觉冲击力的。
 
为什么这组照片获得大家的认可?从照片来看,总体这组照片心态很和平,南京化工厂爆炸,只见火光,并有见到死人。而在当天发出的大量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在那几张从火场抢救伤亡者的。但这里却没有选用。而南水北调,大量移民悲伤离开家园,图片编辑选用了一张两个男孩在床垫上休息的照片,只是从背景可看出村民搬家的情景。另外,这组照片,并非向西方媒体一向喜欢报道负面为主的做法,许多照片都是正面报道,个别的还有“明信片”的旅游性质。应该说这组照片(表面上看)是对中国的一种客观现实的客观反映,没有“政治妖魔化”。
 
那么我们中国的记者拍得出来吗?其实这些照片,多数都是中国人拍摄的。他们供职于外通社、或者照片提供给外通社。即使拿新华社来说,完全拍得出这样的照片。那么为什么我们自己选择编辑的中国照片,却常被人认为是“宣传”呢?从这组照片获得的普遍认可来看,人们其实不都只接受负面的照片。中国图片编辑在图片编辑时应该思考:如何将正面新闻“报道”出来而不是“宣传”出来?一方面是要加强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一方面要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获得社会的信赖。再者当然是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编辑思路。
 
通过网络在读者各自的电脑屏幕上展示的方法让这组照片“获益非浅”。报纸杂志经过印刷,常常在图片影调、色彩上出现差异,降低它的“形象”。《中国的影像》在排版上,没有任何技巧,全是大图展示,差不多每一屏只可观赏一幅图片(连带其说明)。值得一提的是,所有43张照片,全部为横片,没有一张竖片,这也可以最大化利用电脑屏幕展示。而一页一页的翻看,又带有“流动”感,象看电影。全屏看一幅照片,较自然有“打动”力。如果是在报纸杂志上排版印刷,图片编辑和版面设计人员则需要将图片重新“组合”排出版来,哪张主打、哪张助阵,横片、竖片如何搭配、甚至于将图片所放置在上、下、左、右哪个位置都有讲究,因为每一张(或一页)版面是做为一个整体来看的,不是仅仅需要顾及版面内的某张单幅照片。而有些图片,只有放大,才可看到细节、才能产生感觉(比如男孩做喜洋洋蛋糕、女孩在上海城皇庙烧香,如果用得较小,画面实属一般)而排版方式的改变、图片大小、位置的不同,会带出另一个主题,会引出倾向性。如此,平和的心态会较容易被打破。报纸杂志无法象网络展示那样,将所有图片做成同样一般大、如麻将牌般整齐排列。
 
如何将网络展示那种平和、流动感展现在传统纸媒体上,是纸媒体图片编辑和设计人员面对的挑战。或者说,如何在现有状况下,将我们的“主题”、“倾向性”平和地送达到读者眼前、被他们接受,一方面要看我们的编辑思路是否与读者吻合(此处并不一定是客观性,而是特定媒体的受众的倾向性),一方面还要看我们的媒体在读者心中的公信力有多强。如果缺乏公信力,媒体再说真话,受众亦会习惯性思维认为你说的是假话。
 
这组照片,总体上较为注重图片的“美感”,画面内元素布局、线条运用、色彩选择都有讲究。更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除京剧演员和上海东方明珠塔是“大特写”外,其它照片都是中景或全景。而传统的纸媒体图片故事,讲究全景、中景、特写结合,让读者对一件新闻、专题有较立体的观看。中景、全景照片,能较好地展示场景,其中的前、后景物,会容易产生视觉的延伸,造成空间感,看上去更丰富。从我本人的经历来讲,年轻时喜欢大结像,因为它“直逼眼前”、“呼之欲出”,冲击力强。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则开始喜欢视野开阔的照片,它包含更多的内在元素及其关系,心态已不似年轻时急切。这样的照片,更让人觉得游刃有余。
 
这组照片,真的没有“倾向性”?灾难照片没有那么残酷,却有淡淡的伤感;城市现代化如此迅猛,但贫富差却如此大;风景、民情美好,仍带有西方人的猎奇眼神;即使是儿童入学敬礼,其场面亦会给西方人太多联想。
 
图片编辑,不能没有立场。关键是如何让读者相信和认可你的立场。
话题:



0

推荐

宋晓刚

宋晓刚

219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资深媒体人、图片编辑,著有《苹果掉下来》、《从东拍到西——一个中国记者在美国》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