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论摄影》公众微信号:ONPHOTOGRAPHY

【论摄影 宋晓刚】Hipstamatic(二):预料之外的争论

      在上期初次介绍Hipstamatic摄影软件后(【论摄影 • 宋晓刚】Hipstamatic: 最受专业摄影人士喜爱的摄影软件(一)),没料想,在朋友们中间引起的不仅仅是希望象《纽约时报》摄影记者那样用手机拍出好照片的热望,竟也引起专业摄影记者是否该使用手机拍照的争论。

 

      有争论是好事,说明我们对摄影的热爱,对摄影发展的思考。

 

       其实,近年来,在摄影界,有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并存:一是复古,一是数码智能化。

 

       先说说复古,近年有几个简单的现象。在被人们(是广义上讲,不包括长期钟情者)惭惭遗忘多年后,大画幅相机、胶卷,重新开始被人们关注。有更多的专业摄影师,在使用数码相机工作之余,开始重新摆弄胶卷相机拍照,回归传统。记得在美国柯达公司宣布不再生产胶卷后,胶卷一度被人们在市场上大量购买囤积。随着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扩大,老照片成为一个蕴育着丰富矿藏的处女地,北京华辰公司的老照片拍卖,经过几年的努力,今年春拍成交额首次突破千万。传统、胶卷、大画幅、老照片,这四个概念,不断地见诸媒体网络,而被人们熟知。

 

       同时,与时俱进的,是随数码网络普及而愈加成熟的智能手机摄影。如今“屏幕阅读”日益兴盛,这种快餐式的便捷阅读、传播形式,普罗大众对于摄影画质、照片的介质,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他们只需要在屏幕上阅读,甚至是打发时间,没有了以往那种纸质阅读后还有收藏(集)的潜在可能性。其实,凭心而论,智能手机在画质上的进步,近些年也是显而易见、有目共睹的,否则它也不会被专业人士接受。

 

       《纽约时报》摄影记者戴蒙·温特(Damon Winter)随美军在阿富汗采访中,注意到许多士兵都在用手机相互拍照片留念。他偶尔亦用自己的iPhone手机拍几张,但纯粹是觉着好玩。可是他很快注意到,在用iPhone手机拍照时,士兵们不会表现出专业相机镜头对着他们时的那种紧张和不自在。所以他开始有意用iPhone手机拍照了。他拍的照片,2010年11月22日刊登在了《纽约时报》的头版。手机拍照,有它的优势,较易让被摄者接受,比较隐蔽,不易被旁人查觉。而且借用一些摄影app,它一次性完成的画面的影调有各种不同的变化,特别是有复古的风格,非常符合当今人们追求的时尚。英国《卫报》的摄影记者张丹是一位爱创新的人,在伦敦奥运会时,特意使用了iPhone拍摄,效果非常好。体育比赛,既是运动员的赛场竞争,也是专业摄影器材的巅峰对决。而张丹则选择了业余范儿的手机来拍摄,他挖空心思,为iPhone配备摄影附件,比如用望远镜做长镜头。他拍出的照片,从画面看,不输专业相机作品。

 

       摄影器材是摄影师完成创作的工具。拍什么、如何拍、为啥拍,不同的摄影师、甚至同一个摄影师,在不同的境遇、阶段,为达到不同的目的,会采取不同的手段。摄影师可以坚守传统,摄影师也可以不断因势而改变自己,他们共同的目的,就是完成摄影。


【论摄影 宋晓刚】Hipstamatic(二):预料之外的争论

【论摄影 宋晓刚】Hipstamatic(二):预料之外的争论

【论摄影 宋晓刚】Hipstamatic(二):预料之外的争论

话题:



0

推荐

宋晓刚

宋晓刚

219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资深媒体人、图片编辑,著有《苹果掉下来》、《从东拍到西——一个中国记者在美国》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