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题记:认识新华社高级图片编辑陈小波快30年了。当年大学毕业入职新华社摄影部,就是和她做同事。2011年小波出了新书后8月送了一套予我和妻子,在扉页上还特意写到:我慢慢写,你们慢慢看。后来,小波说有杂志想登一篇书评,约我写。所以在出差武汉做辛亥革命100周年采访时,一天深夜写下了这篇文字。值得一提的是,那也是我从武汉大学毕业20多年后首次回武汉。今天应约,再次将这篇书评发布出来,简要重温一番小波带给中国摄影界的这两本(一套)值得认真阅读的书。)
陈小波女士送来刚出版的《他们为什么要摄影——当代中国摄影家访谈录》(新闻卷及纪实卷),扉页上特意写着赠语:我慢慢写,你们慢慢看。
 
六年的时间,四十五篇访谈,可以说小波真得是耗费心血慢慢地在写(有些访谈,其实是从20多年前小波与他们开始交往时的只言片语中就开始了)。而我捧起两册厚重的书,却无法慢慢地去看。从李振盛、朱宪民、王玉文,到罗更前、王文澜、贺延光、胡武功、吴家林、雍和、刘宇,到李洁军、黑明、傅拥军,四十余位被访摄影人,如小波所言,他们个性炯异:或友好,或严厉;或有趣,或沉闷;或温厚,或强烈;或大开大合,或枝节蔓生。当代中国影像界,他们的名字与作品,都是不能被忽视的重点所在。
 
摄影源于西方。当初的艺术好奇,成为后人睁眼看世界的另一种方式。摄影技艺的言传身教,后辈总是在借用前辈的眼光、角度去重新发现当下社会,在此基础上创新与发展。在这两卷书中,我们看到中国摄影人在改革开放之初对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震惊与随后的坚守;也发现对罗伯特·卡帕“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经典语句在中国的不同阐释(如线云强之诙谐的“我说卡帕挺害人,离炮火这么近不是傻子吗?照片没拍好人却没了”;如柳军之勇猛的“发给我枪,但我没带。为什么?因为相机是我的武器!再说,如果我发现敌人,把相机放下,再拿起枪,我早就被打死了,枪对我——没用!”)。在摄影师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中国社会的变化,我们体悟他们在摄影过程中与被摄人、物之间建立起的关爱亲情(“我看到黄河边所有妇女都是我的母亲和妹妹。黄河边所有男人都是我的爸爸和兄弟”——朱宪民;“拍摄以前,我会先交朋友,给他们担水、洗衣服、说家常话,真诚相待。直到他们把我当朋友、亲戚,亲人一般才不会有忌讳,才会允许我把他们真实、正常的生活拍下来”——杨延康)。另外,在这些受访人的语言谈话与精神牵挂中,多位在世或已逝的中国优秀摄影师的身影从书页中浮现出来,诸如徐肖冰、诸如沙飞,诸如庄学本,诸如侯登科,诸如王岩。书中所载的四十余篇访谈,其实不仅仅是重塑了四十五个当代摄影人,而是整个中国摄影师群体,他们的历史,他们的传承,他们对未来中国的愿景。
 
一个有趣的发现是, 在摄影的表象下,小波在睿智的问题编织中,其实是让这些摄影家们讲述“做人”这样一个更普通,但却更宽泛同时更为重要的话题。从中,我们看到了被采访人的诙谐、认真、沉稳,看到了他们在中国社会的变迁中,有随遇而安,有努力不懈,有叱咤风云,有主动从公众视线中消失而默默专注于摄影记录普通人。他们所共有的,是对被摄者的真诚、与人为善、不忘恩师与无私提携后辈这些最普通的人之品质,他们成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再是一个个暗藏在相机背后的特殊职业隐形人。最终,人品亦成为他们多数人一生中最好的作品。
 
1977年,苏珊·桑塔格在美国出版了《论摄影》,数十年来被奉为摄影人的必读《圣经》。在桑塔格哲学的思辩、机敏的谈锋下,摄影其实只是被她巧妙利用的一个载体,而桑塔格论述的是全文化领域中的人性与哲学。作为一位资深新华社高级图片编辑,陈小波立足于中国,选取40余位当代最有代表性的摄影人物,通过被访人的讲述,口传技术、心授精神,其实是在中国“再论摄影”,在“他们为什么摄影”这样一个看似狭窄的话题下,探讨“我们为何而生”的大问题。由此,《他们为什么摄影》不再单单是一部关于摄影的书。
 
获第50届“荷赛”人物单幅奖的王刚说:“摄影…微不足道。它让你人生的快乐、愁悲、欣喜、愤怒都在宣泄,这是你个人的艺术,在上帝帮助下,它抵不上诺亚方舟上的一个木屑”;被喻为“中国布列松”的吴家林说:“摄影不是多崇高的东西,它和人世间的许多劳作一样,关健是你和它的感情怎么样。”然而,中国社会的曾经动荡,生活的波澜,让我们的摄影人不经意使自己的摄影有了太多的沉重感。他们本以谋生的职业,在这特殊的时期,自然让我们的社会有所发现、并被赋予过重的责任与义务。读完《他们为什么摄影》,我将两本厚重的书放回书架,却想起《纪实卷》中采访于德水篇终结时,于德水转述的侯登科临终前对女儿说自己的摄影作品和文稿的那句话:“这是我脱下来的衣服…,我可以跳向大海了…”。 (2011年9月12日写于武汉)
 
话题:



0

推荐

宋晓刚

宋晓刚

219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资深媒体人、图片编辑,著有《苹果掉下来》、《从东拍到西——一个中国记者在美国》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