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做为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人物专访是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在采访中,我常常放下专业的数码相机,从口袋里拿出手机为被访人拍照。基于多年前对黑白胶卷的偏爱,我通常会用手机拍黑白的人物肖像照。
用手机拍人物,我大多选用手机上安装的Hipstamatic摄影软件中的黑白模式拍摄,利用它内部不同胶卷与镜头的搭配,来展现出被访人物的神韵。在这个彩色纷扰的世界,一张好的黑白肖像更能打动人心。
在拍摄时,如果被访人是名人,拿出手机拍照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他们见多了大场面,乍一看你拿出了手机拍摄,会认为遇到了太不专业的摄影记者,心里会有抵触。而这点,却常常是我与他们打破隔阂、获得他们信任的重要手段。我用手机拍完后,会尽量让被访者看一下我手机里的黑白照片,往往会让他们大吃一惊,赞叹仅仅是手机就能把他们拍的那么与众不同的传神,那何况是专业的相机?这样不仅会获得他们的充分信任,更会立即放松下来,充分与我配合。有时,还会主动提出些拍摄建议,让我有更多的机会。
2012年在北京饭店莱佛士采访法国时装浪凡品牌创意总监Alber Elbaz。我先用专业的相机拍了几张,感觉他太严肃,就拿出手机拍摄了几张,立即展示给他看。他看后很有兴趣,不仅问我用什么方式拍的,还立即要求我用手机再拍一些。在我把手机举在他面前拍照时,他还不断地把我的手臂向高处推,说“高点,再高点,这样能把我拍得瘦点儿。”


上图:《剧院魅影》英国导演Philip Godawa;下图:顺时针方向)小马奔腾联合创始人、正在发生传媒董事长金燕;“北京银矿”作者、废旧底片收藏家苏文 (Thomas Sauvin);律师张思之;摄影师、《我从新疆来》作者库尔班江
近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采访了韦伯经典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的英国导演Philip Godawa。为他拍照时我找了一张贴在艺术中心大堂的海报做背景,因为上面印有该剧的标志性面具。由于海报贴的较低,我建议他坐在地上,他却一下就脆在了地上。我先用相机拍,然后用手机拍。拍完后,拿给他看手机拍的黑白照片。他高兴地说:“拍得太好了,我越来越象我父亲了。能不能把这张照片给我呀?”我说,没问题,那咱们再拍一些,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他依就跪在地上,非常配合地按我的指示象左、象右、向前、向后地移动身体。我还时不时地指挥他:“抬头,再抬一点,不行,再低一点儿”。全部拍完后,我很感激地跟他开玩笑:“今天你是最佳男演员啊。”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