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按】90年代,我作为新华社驻美记者经历中,曾多次采访拍摄当时第一夫人希拉里的活动。本文记述的,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本文写于数年前。
 
1996年1月26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冷风刺骨。
 
而美国第一家庭也正遭受历史性的打击: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被传讯到华盛顿的地方法院,回答法官们关于“白水事件”的提问。所谓“白水事件”,是“白水开发公司案”的简称,是一桩源自1978年、涉嫌总统克林顿夫妇的经济案件。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第一夫人被传讯到法庭,自然备受关注。
 
下午1点,我开车来到位于市区中心的地方法院,虽然比预定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不料却早有一大批记者在这里等候多时了。在路边上停靠着美国五大电视台美国广播公司(ABC)、国家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CNN)和福克斯电视台(FOX)的电视转播车,车上矗立着高高的卫星转播天线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专门搭设了演播台,记者正在做现场直播。在法院正门的外面,围起了一个四方形的圈子,供文字和摄影记者使用。平日在白宫、国会采访常碰到的一帮摄影记者都已到场并站好了位子,摩拳擦掌等着希拉里的到来。
 
我停了车,背着摄影包,一手拿着300mm镜头,一手拿着采访用梯子走进法院门前的记者采访圈。《华盛顿邮报》的摄影记者莫里斯站在他的梯子上看到我,有些兴灾乐祸地喊到:“你来晚了。”
 
“但愿希拉里不会晚,”我回答他。
 
我确实来晚了。在采访圈里,记者主要集中在左、右两个角落,这样不论希拉里从哪个地方走,都会被“截停”。较多的记者把“赌注”押在左侧,架起了一堆话筒,记者们希望希拉里能坐车从这边进来,下车后对记者讲些什么。摄影记者也在那里用梯子架起了几堵墙。美国的媒体每家都派了数位记者分兵把守,以做到万无一失。而我只有一个人,必须做出选择。最终,我选择了左边的角落:如果希拉里当真从左边走,她将在这个角下车,我可以拍到她。如果她不按记者们设计的路线走,而是走圈子的右边,我赶过去也来得及。
 
我安顿下来后,站在梯子上,四下观望,圈外好不热闹。看到一群人举着标语牌,高呼着口号。仔细观察,人群中竟然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有的标语牌上写着“我们信任你”,对希拉里表示支持;而另外一些人举的标语牌上则写着“这次你坐到火上了”。在寒风中苦等待多时的记者不甘寂寞,一拥而上,冲着支持和反对的人群一通乱照,但又怕希拉里随时可能到达,又都赶紧回到自己的位置。
 
下午2点,希拉里准时出现了。她坐着一辆黑色的轿车。汽车正停在我守着的角落。希拉里低头钻出汽车,我迅速按下快门。她身穿一件深色大衣,抬头看见这么多的记者,丝毫不显慌乱,反而面带微笑。我想这种场面她是早预料到,有了心理准备。她走到麦克风前面,微笑着对记者说她是清白的,但没有回答任何问题,随后镇定地走进了法院的大门。
 
时间在静静地流逝,气温也在不断下降。一个小时过去,希拉里没有出来。大家有些冻得招架不住了,在圈子里搓着手,跺着脚。两个小时过去了,希拉里没有出来。有人买来了热咖啡,一边喝着暖和身子,一边相互猜测着还要等待多长时间。三个小时过去了,希拉里仍然没有出来。收音机里也一遍遍广播着希拉里进去有多长时间了,还没有出来。电视台的记者也时时做现场直播,告诉观众法院外的情况。
 
天渐渐黑了下来。逼人的寒气穿透我的皮夹克,使我浑身冰凉,手和脚都冻得麻木了。记者们在法院门前的灯光下,个个摇头叹气。
 
傍晚6点多钟,希拉里终于走出了法院大门。面对记者,希拉里表示,她对由23人组成的大陪审团的调查尽可能地给予了合作,然后就离开了。她在对我们说话时,依然是那么镇静。
 
我立即开车赶回分社,虽然由于时差的关系北京当时还是早上,并不用赶结稿时间,但我还是顾不上吃饭,就开始自己冲洗刚刚拍了的黑白胶卷,然后选片,在电脑上用扫描仪将底片扫描成电子文档,再将照片传回北京。传完照片,给分社的同事们看发稿的照片,大家都说照片拍得很好。
 
第二天,我一查总社摄影部图片发稿目录,稿件没有发。虽然当时没有发稿,后来再回忆起来,我拍下了这难得一见的场面,也是摄影记者应尽的职责,所以受冻了几个小时也是值得的。
 
话题:



0

推荐

宋晓刚

宋晓刚

219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资深媒体人、图片编辑,著有《苹果掉下来》、《从东拍到西——一个中国记者在美国》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