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993年7月,我被新华社派往华盛顿长驻,做摄影记者。如今回想起来,时间竟然已经整整流过了二十年。

       上世纪九十代初,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新闻摄影发生很大变化。同时,新华社国际新闻摄影报道也面临新的挑战:以往以海外华人为主要采访报道对象的新闻摄影内容已不能满足国人对世界了解的渴求,特别是在影像上,新闻摄影的创新亦在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国际新闻摄影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影响。

      93年7月,抵达华盛顿。从11岁开始进入外国语学校、后又在国内大学学习英语言文学专业的我,竟然突然之间发现面临着语言问题: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在国内多年学习英文,虽然在外语学校时用的是牛津大学给香港学生编辑的课本,但受当时条件所限,极少有机会看到美国原版电影,听到纯正的美国口语。好在多年受英语语法训练,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所以经过很短时间就适应了。

      新闻摄影则是头天在采访现场仔细观察外国同行的拍摄方法、第二天看报纸学习他们的作品,从模仿开始慢慢过度到自己的创新。

      回想这二十年走过的路,我也恰恰亲历了新闻摄影技术的最大变化过程:二十年前,报纸为黑白版面,所以发稿以拍黑白胶卷为先,保证传真照片。而黑白胶卷我需要在分社的小暗房自己冲洗、放十寸照片、再将这张照片用照片传真机传真回国。1993年11月在西雅图采访APEC会议,我不仅带着冲胶卷的显影罐、药水,还要带着便携式放大机、照片传真机才可保障发稿。到了1994年,技术有了改进,开始使用底片扫描仪将底片输入电脑,然后从电脑拨电话号传输照片,就不需要带照片放大机和照片传真机了;我1996年底回国,1997年赴港参加香港回归报道,新华社第一次在重大报道中使用了数码相机。以后摄影的数码化大家有目共睹。

      二十年,如今看来犹如弹指一挥间。但它的每一天、每一刻,它带来的欢乐、汗水、眼泪,都存留于记忆之中,成为无法磨灭的回忆。当年在美国拍过的许多人,都早已离世,但他们的影像,却经过我的镜头,永远“活”中国照片档案馆里。
影像经历:二十年前的那些瞬间
这是我第一次进入白宫采访,拍摄到的新闻画面: 1993年9月1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右)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左)在白宫南草坪签署和平协议。中为美国总统克林顿。
影像经历:二十年前的那些瞬间
1993年9月30日鲍威尔辞去美国联席参谋长会议主席一职,最后一次行军礼。
影像经历:二十年前的那些瞬间
1995年4月1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到访的巴基斯坦总理贝 • 布托在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
影像经历:二十年前的那些瞬间
1996年10月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左)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举行美国总统大选电视辩论。
影像经历:二十年前的那些瞬间
1993年11月19日,美国总克林顿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西雅图举行会唔。
影像经历:二十年前的那些瞬间
1996年7月19日,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
影像经历:二十年前的那些瞬间
奥列佛 • 诺斯 (水门事件主角。摄于1994年3月13日)
影像经历:二十年前的那些瞬间
美国总统克林顿(1995年3月3日)
话题:



0

推荐

宋晓刚

宋晓刚

219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资深媒体人、图片编辑,著有《苹果掉下来》、《从东拍到西——一个中国记者在美国》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