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两会结束前,一位新华社的前同事约我写写采访两会之摄影感悟。最先想到的,当然是一个字:“累”。做新闻摄影,体力上的“累”字当然最不值一提。

    记得第一次采访两会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是做为新华社摄影记者。相隔20年后,接连三年以境外媒体记者身份采访两会,不论是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的亲眼目睹,还是借助微博、网络资讯,深感20年来两会新闻摄影的太多变化。简单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变化之一,摄影记者太多了。

  变化之二,过去花絮就是花絮,现在花絮是主角了,或者如果说还没混到男一号,但其码混到女一号了。

  变化之三,数码技术,让通讯社的发稿或者摄影记者的照片与读者(网民)见面的时间快到差不多实时了。

  变化之四,数码技术(包括摄影和通讯网络),让缺乏专业新闻摄影水准的照片在网络上大行其道,降低了新闻摄影的专业性。

  变化之五,东西方媒体对两会报道的摄影意识(运用角度、手法,画面的影调,关注点)区别越来越大了。

  变化之六,拍摄两会,“玩画面”的人越来越多了,画面越来越充满西方对东方式的惯有猎奇、甚至偷窥感了。这样的照片,被冠以“有创意”、“角度新”广为流传。

  变化之七,摄影记者太累了,登高爬低,举杆(例如新华社摄影记者刑广利将相机装在独角架上举高拍姚明、一家外通社记者将闪光灯装在独角架上一手举高补光、一手按相机快门)、用手机、延时摄影、拍视频,花样层出不穷,不挖空心思,不创新,都要交不了差了。

  变化之八,真正两会摄影报道是什么,可能越来越多摄影记者没时间想清楚了。

    在当下看似热闹纷繁的新闻摄影界,这样的现状是很令人担忧的。趋势、跟风,使新闻摄影缺乏对自身做冷静的思考。新闻摄影的本源、正信,似乎愈趋愈远。

    无独有偶。两会结束几天后,我看到王身敦先生在他的微博上发表了他对所看到的今年两会照片的坦率看法:“看了两会的照片。可怕。有摄影记者尽情使用平生所学技巧,丑化,美化和神化两会及其代表。此等新闻摄影如暴发户女人隆胸整容,把名牌都挂在肉体上,结果成了会走路的圣诞树。新闻摄影道德底线不只是不能PS做假和摆拍。”

    王身敦先生将问题提升到了新闻摄影职业道德的高度。摄影记者究竟拍什么?怎么拍?其实更重要的,是站在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水平线上拍。

    希望新闻摄影界对此能有更多的思考。 (此文刊登于2013年3月29日《中国摄影报》)
两会,拍什么?

话题:



0

推荐

宋晓刚

宋晓刚

219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资深媒体人、图片编辑,著有《苹果掉下来》、《从东拍到西——一个中国记者在美国》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