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3月8日,马航MH730航班失联。得到消息时,我正在梅地亚中心采访外交部长王毅的“两会”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结束时,王毅向在场的记者表示,将立即着手处理失联航班的事宜,不便在发布会现场停留继续回答记者追问。
我也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失联航班上中国乘客家属的聚集地——北京丽都维景酒店。在以后的十多天里,我几乎天天泡在那里,在闷热的、弥漫着悲伤、忧郁并夹杂着忿怒气氛的酒店狭窄走廊里和无数记者挤在一起,尝试尽可能地采访拍摄到有新闻性的画面。
处于新闻现场的摄影记者,在采访灾难事件时,常常处于两难境地,被卷入争执的漩涡。身为记者,如何保持冷静,如何保护自身的安全、如何保持自己“旁观者”的身份非常重要。3月9日,即马航航班失联第二天,傍晚时,我和众多记者在家属区的通道大门外守候。突然,门开了(这个大门由饭店工作人员把守,所有记者是不让进的),一名男性家属站在门内冲我喊:“你进来!”我一时不明白怎么回事,但还是进去了。结果大门关上,门后的两个工作人员质问我:“谁让你进来的?!”我指指那位家属:“他让我进来的。”“不行,你立即出去!”可那位家属坚决不让我出去,强调是他让我进去采访的,因为家属们对马航的态度非常不满,希望媒体能报道一下。随即这位家属和饭店的工作人员争执发生身体冲突。我一看情况不对,立即表示不采访了,走了出去,外面的记者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都非常好奇地问我:“怎么回事?里面什么样?”几分钟后,那位家属再次拉开门现身,冲着门外的记者群大喊:“香港的凤凰卫视在吗?”无人应答。我们的文字记者立即抓住时机,说:“我们是香港的《南华早报》,让我们进去吧?”结果我们终于进入了家属休息区。那个家属坚决地跟我说:“你不能拍我,不能拍家属!”我也只能听从要求,拍马航的工作人员,或者从家属的背面拍休息区的大全景。
没想到,两个星期后,我再次因为家属的“点名”而成为“现场焦点人物”。3月25日,家属们步行从丽都维景酒店到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外抗议。为了维护现场秩序,所有记者被拦在了外面。几名家属穿过武警、警察和保安几道防线,走到记者区。我当时站在一个采访用的梯子上,旁边是路透社的摄影记者。那个女家属高声问我:“你是中国人吗?!你为什么不过去采访我们?!”我表示记者不让过去。她和同伴就伸手过来拉我,将我从梯子上拽下来,强行拉着我要冲过防守线。结果保安和警察就将我围了起来,我身后是想强行将我拖进去的家属,前面是坚决阻止我进去的警察和保安。我就这样被双方撕扯、争夺,有一家外通社的摄影记者将这个场面拍了下来,还发了稿。最终,虽然被家属们埋怨中国记者不敢采访中国人,但我算是安全地回到了原地。
这次采访,从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层面,中国摄影记者后来受到了国内读者的极大质疑:“你们凭什么拍家属?!”
(2014年3月25日,马总理宣布飞机落入南印度洋次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英国《卫报》在头版刊登了图文消息。)
电视记者,为了能做专访,在家属进出时,会问:“您是家属吗?能接受一下采访吗?”可是摄影记者怎么去问呢?他只有举起相机拍照。如果家属对被拍照表达出反感,那我们就不拍了,尊重家属的意愿。现场摄影记者那么多,从属不同的媒体,你不拍了,别人拍了,几分钟后在网络发布出来,无疑会给没有拍的摄影记者造成压力。现在很多事件都有现场直播,编辑在办公室看着电视直播,你遵从了新闻摄影的伦理没有拍照片,如何让编辑理解你的处境是很重要的,前后方应该对此有一致的看法。当然不同的媒体对伦理道德有不同的尺度。就是同一家媒体,对不同的采访对象,也有不同的标准,不可一概而论。例如,我2003年在纽约《每日新闻》做摄影记者的那段时间,一天一个摄影记者赶上纽约车祸,拍的照片里,根本没有车祸的死者,我问他“没死人吗?”他说“有,在现场看到了,不用拍,拍了也不会用,因为如果用了,读者会抗议”;但是几天后,我就在国际版看到非洲一个国家的大屠杀事件,一片的尸体,看得清清楚楚。我问图片编辑“为什么?”他说:“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说“读者不会抗议吗?”他说:“当然不会了。”
(2014年3月25日,马总理宣布飞机落入南印度洋次日,马来西亚英文报纸《STAR》用乘客名字拼写成“MH370”悼念逝者。)
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道德,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老话题。对于摄影记者而言,我们在采访中如何不对被采访对象造成第二次伤害?有人说,采访家属不着力于表现家属的悲伤,而是替他们表达诉求。依我在现场看,有人是这样做的吗?好像说这话的人也不一定是这样做的。这些刚刚听到噩耗的悲伤的家属,他们还没有什么诉求,除了想知道真相,就只有焦虑了。可是这个“想知道真相”的诉求,我们通过什么来表现?在现场,中外媒体是一样的,外国媒体对待家属的悲伤并不比国内媒体更“客气”,他们一样在想尽一切招术抢拍经过走廊的家属、或者用长镜头从偶尔打开的大门门缝抓拍休息区里的情形。当然,有一点我注意到了,许多摄影记者在走廊拍家属进出休息区,虽然光线很暗,并不使用闪光灯。我想,这应该是不想过多干扰家属的做法,说明摄影记者们是非常克制的。当然,能做到这点,也得益于现在数码相机的进步。如今专业的数码相机可以把ISO提高到2000,在这样的情况下,光圈放在2.8,速度也常常只有40、60分之一秒。如果还停留在胶片时代,恐怕不用闪光灯是不行的。
应该说,技术的进步,帮助我们在新闻摄影伦理道德上也进步了。
悲伤报道是一个体温计。在记者和被采访者双方都可正常接受的范围内,既要测出问题所在,同时又要保持它不“爆表”。新闻现场情况千变万化,摄影记者只能凭借经验随机应变。
(图文首刊于新华社《摄影月报》第41期)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